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软件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却一直是个难题。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的申请和保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软著的申请和保护过程中,软著登记和授权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来看软著登记。软著登记是指软件著作权人向国家版权局申请登记软件著作权,以获得法律保护的过程。软著的登记证书可以作为软著的有效证据,具有强有力的法律效力。一旦软著被登记,即可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获得软著权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软著登记并不能证明该软件的著作权权利人就是登记人。
然后是软著授权。软著授权是指著作权人将其拥有的软著权利,授权给其他个体或企业使用的过程。软著授权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狭义的软件著作权授权,即针对某一个软著进行特定的授权协议;另外一种是广义的软件著作权授权,即软著权人授权他人使用他的多项软件著作权。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软著登记和授权的区别,这里需要特别重点强调的是软授权。软授权是指著作权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授权他人使用软件著作权的过程。虽然软授权也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软授权并不具备软著登记的法律效力,并且不具有软著保护的权利,因此软授权也被称为“无证授权”,使用软授权方式进行商业运营,难以保障声誉和利益,甚至会降低商业竞争力。
软著登记和授权都是软著申请和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软著登记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软著权利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而软著授权则是一种灵活的软著应用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软授权并不能代替软著登记的法律效力,版本的改动不会为过期的软著授权提供保障,软著授权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因此,在申请软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软著登记,优先考虑软著登记,并适当地使用软著授权进行软著的商业利用。